化妆品出口新加坡合规要求全解析

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瞄准东南亚市场,其中新加坡因其消费力强、监管体系完善、辐射东盟的贸易优势,成为品牌“出海东南亚”的首站。

新加坡虽市场规模不大,却对化妆品合规要求非常系统。本文将带你全面了解化妆品出口新加坡的合规注意事项。

新加坡的化妆品和个人护理市场极具包容性,拥有多元文化背景的消费者群体,也造就了品牌格局的多样化。亚洲品牌(尤其是日韩系)以温和、安全、功效突出的形象深受消费者青睐,但法国等欧美国家依旧占据其进口份额的主导地位。此外,据statista统计,新加坡消费者不排斥高价产品,奢侈化妆品在整体市场中占比超过四分之一。

与此同时,数字零售和直播带货正在重塑消费模式。丝芙兰在新加坡率先推出“全渠道未来门店”,结合无现金支付、皮肤诊断App与AI客服,让消费者体验更加智能化。尽管化妆品仅占整体电商销售约5%,却是直播购物中最受欢迎的品类。品牌要想赢得市场,不仅要在产品上创新,更要学会与数字化消费者互动。

监管机构:新加坡化妆品的主管部门为新加坡卫生科学局(Health Sciences Authority, HSA),负责相关产品的通报、监管及许可证的颁发。其下属的化妆品控制部门(Cosmetics Control Unit, CCU)是化妆品监管的具体执行机构。

核心法规:

  • 《健康产品法》(Health Products Act)
  • 《健康产品(化妆品一东盟化妆品指令)法规 2007》(Health Products (Cosmetic Products – ASEAN Cosmetic Directive) Regulations 2007 (the Regulations))
  • 《东盟化妆品指令》(ASEAN Cosmetic Directive ,ACD)

新加坡的化妆品是指任何拟与人体外部部位(如皮肤、头发、指甲、嘴唇或口腔(包括牙龈、牙齿和舌头))接触的物质或制剂,其目的在于:

  • 清洁
  • 芳香
  • 改变外观
  • 纠正身体异味
  • 保护或维持其良好状态

化妆品并非:

  • 注射剂和眼药水。
  • 口服产品,例如片剂、胶囊或饮料。
  • 用于治疗的产品,例如痤疮治疗霜。

产品通报流程

通常情况下,在新加坡销售化妆品之前,企业须向新加坡卫生科学局 (HSA)进行产品通报

通报前,应:

  • 核实化妆品是否符合东盟化妆品指令 (ACD) 成分及标签要求
  • 申请客户注册及身份识别服务 (CRIS) 账户
  • 通过在线药品监管信息系统 (PRISM) 提交新的化妆品产品通报
  • 如果化妆品持续在市场上销售,则每年都需要重新通报。

产品通报/重新通报费用

标签要求

新加坡化妆品的外包装上应包含以下信息:

  1. 化妆品名称及化妆品功能;
  2. 使用方法;
  3. 完整成分列表;
  4. 生产国家/地区;
  5. 负责将产品投放市场的公司的名称和地址
  6. 含量(重量/体积);
  7. 制造商批号;
  8. 生产日期/有效期(按日、月、年顺序标示);
  9. 特殊注意事项

所有信息必须使用英文标注。若无外包装,则须标示在直接包装容器上;若使用其他语言,其内容须与英文版本一致。

新加坡的化妆品通报流程虽比较简单,但合规要求依然严谨。对于出口企业而言,充分的合规准备,是快速进入东盟市场的关键。

滚动至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