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工具的“全面性”与“易用性”,其实是两个不同的维度考量。有些工具覆盖面广、功能繁多,但各功能间却缺乏关联,如同“信息孤岛”。用户即便完成最基础的操作,也可能需要繁琐的“复制粘贴”。而另一些工具可能在单个模块的逻辑设计非常流畅,却难以支撑起整个项目的复杂运行需求。
因此,用户在初步了解时,往往能相对容易地判断一款工具是否“全面”,但要切实评估其“易用性”则困难得多。以智能安全评估工具为例:安全评估流程本身复杂,关键节点众多,各功能模块间的数据互通与信息交互至关重要。许多用户投入大量时间深度体验后,才可能发现诸多实际操作层面的痛点。
那么,如何打造既“全面”又“好用”的工具呢?接下来,我们将通过美程思安全评估系统的三个具体案例,揭示团队是如何紧密结合安全评估的实际工作场景,进行关键优化与逻辑设计的。通过它们就能直观感知美程思如何平衡“全面性”与“易用性”。
安全评估基石——完备的安评数据库
在化妆品安全评估流程中,评估效率与质量的核心基石,始终在于评估数据的质量与全面性。这就如同建造一座高楼——安全评估数据就如同这楼宇的地基。
在以往的传统评估流程中,仅仅是为了判断某个成分是否真正安全可用,或是在海量信息中费力筛选出有效的支持证据,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时间成本:
•在多个网站、多个版本的Excel中筛选查找,由于数据更新,一些建好预设的Excel表格迭代困难,容易出现较大纰漏;
•查看多个国外数据网站,打开缓慢,查看文献还需自行总结评估结论和使用浓度情况;
•若成分在常见的数据类型中搜索不到,还需花费大量时间在更加小众的数据库及网站中搜索。
美程思安全评估系统提供了更智能、更可靠的解决方案,通过系统性地构筑六大核心数据维度,为安全评估提供坚实、全面的信息支撑。更关键的是,系统会依据行业标准和最新法规更新,定期进行数据更新与维护,确保评估人员始终基于最新、最权威的数据开展工作。
美程思安全评估数据库包含安全评估可以使用的六大类型,包括:

美程思系统完备的安全评估数据库构成了效率、准确的基石,而在一些不太容易关注的地方,美程思针对真实使用环境下的习惯和项目场景进行了细致优化,接下来将举例说明。
系统预设可一键复制的成分评估结论
在系统中我们预设了大量的评估结论内容,无论是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结论,还是权威机构评估结论,用户在使用中就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,选用结论中的相关话术,用于完整版安评报告的资料生成,非常方便。

当然,安评结论企业用户也可以自定义对应的成分结论内容,来保证企业自有的安评量化数据管理,也可以根据恩特云端数据结论,进行相应的参考。
系统自动匹配作用部位“向上原则”
在实际安评数据的评估中,关于作用部位使用浓度其实是比较头疼的点,各个部位使用的浓度不全相同。因此,我们经常在官方问答中看到类似这样的提问:

简单来说,根据部位敏感性和暴露范围的大小,可以按照后序部位可参考前序部位数据的原则进行评估:在同等使用方式(淋洗/驻留)下,手足可以参考面部的数据,也可以参考躯干部位的数据。
但向上原则较为复杂,存在多种特殊情况:例如体毛仅允许参照全身或躯干部位数据;眼部与口唇禁止参照手足、头部等部位的数据。此外,眼睛部位在一些情况下还需要额外评估眼刺激性。
如若评估一个两个成分还好,但如果批量评估成分,审核工作量就变得沉重且繁琐,在复杂场景中还需长时间思考成分的参考关系,影响安评效率。
但在美程思安评系统中,每个成分对应的“使用部位”、“使用浓度”,已经被整理好预存在系统中,并在系统中已经根据“向上原则”设定好了判断逻辑。在安全评估的具体流程中,用户仅需选择好对应的作用部位以及使用方法,系统会自动检索对应的成分数据,如果暂无对应部位的使用数据,则开启“向上原则”算法,自动匹配合适的参考部位数据。

例如,在这个案例中,是一个眼部驻留类产品,鲸蜡硬脂基葡糖苷根据系统评估,在眼部驻留类参考数据中是远远超过的,因此系统自动向上参照全身驻留类的评估数据:8%小于10%,所以系统生成量对应的评估结论。

但由于该评估逻辑触发了关于眼部的特殊规则,因此系统判定需要额外评估眼刺激性。

系统可以根据优先级策略逐级自动选择合适的评估数据进行匹配,大大降低了成分审核的时间,提升效率。
暴露量、MoS值等关键参数自动计算
毒理学终点评估数据由恩特毒理学家团队共同维护并持续更新,系统中拥有上千条毒理学终点评估数据,可覆盖日常成分审核要求。

因此,恩特毒理学家团队还对成分系统毒性评估参数进行了预设,用户在实际的安全评估配方预审环节,即可在成分的毒理学终点评估数据中看到对应暴露量、MoS值等关键参数的计算过程及结果,大大节省了计算和数据负荷的时间。

新客专享•限时福利
1.零门槛申请 | 填写基本信息即时开通试用
2.全功能开放 | 重点模块限时免费使用权
3.9月限时福利 | 首年合同即享加赠3个月超长使用期,轻松解锁更多权益!
